房子入住到現在, 今年剛好滿13年. 再過幾年老媽就要邁入70歲。因為考慮到住在4樓的老媽,未來可能爬樓梯會越來越不方便,於是決定今年的暑假,把1樓的音響室施作木工改裝為孝親房。
也趁著這個機會,順便也把2樓客廳已經龜裂的電視櫃重新製作,電視櫃的右半邊直接做成四尺的魚缸櫃.

於是在九月的第一個禮拜的中秋節連假, 魚缸到貨!! 此時家中正裝潢到一半, 基本上客廳跟戰場沒有兩樣…
四尺空缸入手之後, 若把原本使用兩年多相當滿意的Eheim 2215外置圓筒過濾器, 拿來推這個四尺缸大傢伙, 幾乎是小孩拉大車太慘忍, 於是便開始研究適合200公升水體以上的大型過濾系統.


原本是鎖定相同系列的Eheim 2217, 但是因為台灣的價格都要近萬.

最後經過了比較之後, 選擇了在日本亞馬遜含運帶稅只要6000多塊台幣的Professional 4+ 2273, 在台灣又稱為阿圖玩家四代, 而且價格超過14000, 等於日本的價格只有台灣的一半不到.

Eheim的Professional 4+系列有三種尺寸, 最小的2271基本上是適合2.5~3尺缸; 2273與2275基本上是相同的馬達本體, 只差在濾材室的容量, 一個是4.5公升, 一個是6公升.
會選擇2273的主要原因, 第一個是因為裝潢製作的魚缸櫃, 裡面的高度只有50cm不到, 所以總高超過45cm的2275加上進出水管大概會接近50cm, 這樣若要維護要搬出來會很不方便; 而2273僅40cm不到的高度就很方便.
另外因為有搭配4公升容量的前置桶來作物理過濾, 所以等於總濾材的容量, 從4.5公升增加到8.5公升, 這樣對應120cm的四尺缸應該就沒有問題了.


下單後不到一週就到台灣, 非常快速!!

德國製造. 雖然是日本的電壓, 但是跟台灣差距不大, 可以直接使用.

圓筒所附的配件, 相當簡單, 只有出入水口, 已及2公尺長的16/22水管.

因為考慮到要安裝前置桶, 為了未來維護的方便, 所以又跟台灣的水族店家, 買了兩隻eheim原廠的快接頭, 以及水管.
中秋連假正式開始設置圓筒.
可快拆的進出水道系統
227X Professional 4+這個系列的圓桶, 基本上是eheim的中高階產品, 與經典的classic 221X系列比起來, 主要是在他的進出水口是統一設在圓筒的上方, 而且有整組關閉水道與拆卸的快拆功能, 方便維清洗濾材與更換白棉.

進水口與出水口作在一起的設計, 若要清洗濾材時, 不會有忘記關而爆水的問題.

進出水快拆拔掉後, 可以看到裡面的有很多卡扣與固定銷. 雖然很方便, 但也讓人擔心這麼複雜的結構, 耐用性能不能跟221X系列相比. 之前2尺缸用的2215, 可是用了快15年呢!!!
最大優點- 附贈滿滿的濾材, 而且分層好維護

打開圓筒後, 可以看到裏頭滿滿的好料.

基本上這個圓筒最大的好處, 就是裡面的內含各種eheim原廠的生化與物理濾材, 分層管理, 相當的便利.

它的過濾材有四盤, 從右到左

第一盤是黑色塑膠管的”MechPro 機械環”物理濾材, 因為還要放以前2尺缸的舊濾材, 所以這個塑膠管就被我移到佳璐 EW-604前置桶了.

還第二盤是生化機械石英磚

第三盤的最上面覆蓋一片白棉(被我抽起來了), 底下則是生化石英球

但因為要懶人開缸, 所以”MechPro 機械環”那層, 被我直接換成原本二尺缸2215圓筒裡的舊濾材.
使用多年維護簡單的物理濾材專用前置桶, 這次升級為4公升!!

因為之前2215時, 使用對岸的2公升前置筒來放置物理濾材(白棉, 海綿), 維護起來非常的簡單, 大概每個月更換一次白棉, 並用舊水清洗一下海綿即可; 而動力圓筒內的生化濾材, 個人則是習慣大概一年左右打開來稍微用舊水搓洗一次.
所以這次又擴到四尺缸又購買了更大的4公升前置桶, 繼續這樣的懶人維護模式
CO2外置霧化器持續導入

先前一直使用滿意的外置二氧化碳霧化器, 因為這次2275的出水口增大到16/22的尺寸(原本是12/16), 所以也跟著要增大, 於是仍然導入到這次的4尺缸中.

外置霧化器是直接把co2打到圓筒的出水管中, 優點是CO2擴散的效果非常的顯著, 可以有效節省CO2的用量; 但是小缺點是整缸看起來會霧濛濛的, 不過若要拍照的時候, 再把它關掉幾可~

中秋三連休, 花了半天終於搞定過濾系統. 使用了幾周後, 還是覺得227X這個號稱Eheim最先進的圓筒過濾系統, 仍有一些小缺點:
敗筆1 – 非常難用的手動按壓進水泵
以往使用2215的時候, 若要清洗完濾材要重新轉的時候, 通常都要用水龍頭水管強制把三胞胎的過濾水從入水口灌進去, 才能讓圓筒的馬達吸到水開始運轉.

而227X系列的上方, 設有一個類似老熱水瓶的手壓泵, 可以讓使用者自己按壓, 把水給打進來. 但是實際操作後, 實在是非常難用, 每次都至少要壓五分鐘, 壓到手都快要腫起來了才勉強把水打過來, 日本的網友也普遍覺得很難用.
個人認為次設計並不是非常實用, 還不如直接把水龍頭水管的水直接從入水口灌進來還比較方便.
敗筆2- 進出水口流量差異, 容易造成積氣問題
2275的馬達流量的確是讓人滿意, 接上4公升的前置桶, 在120cm的4尺缸運作起來, 水流仍然可以把CO2打到對邊, 非常的有力.

但一開始使用的頭一個月, 每天都會有積氣的問題, 就算搖晃圓筒把積氣排出, 過了不到一個小時又開始積氣.

後來看了許多網路上的文章後, 發現可能是因為拉著前置桶, 導致進水的流量比出水的流量小, 於是把出水口加裝一個鴨嘴的噴口後, 積氣的問題就正式解決.

但是因為鴨嘴可以調整的角度很小, 隔周又買了這個Eheim 12/16出水口用的可變方向出水口

雖然試12/16用的, 但是外面套上一截16/22軟管就可以用囉!!方向調整自如, 而且也有效把積氣問題解決!! 加上出水口口徑變小, 出口流速加大, 可以把CO2更均勻地打到對面.
總結
個人認為若再讓我選擇一次, 我應該會選擇結構簡單, 功率水量略遜一點classic 2217, 畢竟圓筒過濾就是要越容易維護越好.

但買了就買了!!希望它可以頭好壯壯至少五年以上哩!!
[…] 因為家裡裝修, 而趁機升級為4尺缸,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