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有收集黑膠唱片的習慣。
但是開始工作成家立業之後,因為太忙也很少把唱片拿出來聽。
近期疫情嚴重,週末開始有空閒把它們拿出來回味,才發現幾乎所有唱片都發霉嚴重,而且佈滿灰塵,聽起來炒豆聲非常嚴重,沒有清洗一半以上幾乎是沒有辦法聽。

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下之後,發現歐美滿流行一種手動的洗唱片機。從美國英國買大概臺幣兩千左右。
但是液體的清潔液沒有辦法空運。剛好蝦皮上有賣家賣兩千多的價格,於是考慮幾天後就購入了。

四月底到貨。

還滿大盒的。除了清洗盆外,一罐清洗劑,還有一個唱片晾乾架。而且不用時,這個晾乾架可以收納到清洗盆的底部,蠻節省空間的。

使用說明書。


其實結構蠻簡單的,就是把唱片浸入清洗劑中,並轉動,藉由清洗盆內的軟毛刷來刷除唱片上的灰塵與黴菌。

清洗唱片時,我是每張唱片都是左三圈右三圈

唯~~~

這個玩具還有附一個唱片中間紙標籤的保護蓋。蓋子裡面還有橡膠O型環,蓋子對鎖之後,水就不會沾到紙標籤了。

洗玩後再放到晾乾架,每次可以放七張。我是還有開呆森牌空氣清淨循環扇吹它們,大概10分鐘左右可以吹乾。

洗個大概40張唱片後,可以看到刷毛上的汙泥。
這樣算起來平均一個小時可以處理大概20張左右的唱片。我需要處理的黑膠唱片大概350張左右,預計每天處理個100張左右,大概兩個週末來完成。

如果當天處理完,隔天還要繼續,可以用它附送的清洗液回收過濾漏斗來回收。

它有附三張濾紙,但是若濾紙用完,也可以用咖啡的濾紙來代替,不用擔心。

濾紙上可以看到一天下來約100張唱片所洗下來到汙泥。還蠻噁心的。
另外關於回收的清潔劑,我建議隔天用可以,但是隔週後打開,聞很像國小的時候種綠豆牙的臭味,一聞就馬上倒掉了。應該黴泥在罐子裡發酵了。
若清洗劑不夠了怎麼辦?網路上蠻多玩家介紹調配的方式。我自己是用橘子工房的天然洗碗精加水稀釋(大約是500cc的水+壓兩次洗碗精)。
但是洗碗精的濃度不要太高,不然很容易會洗出很多泡泡,到時候晾乾的時候唱片上還有泡泡殘留。

清洗前,可以看到唱片的音軌刻槽上慢慢的灰塵與黴痕。

清洗後,刻痕明顯乾淨許多。

實際播放,非常明顯回到剛買的時候的狀態,只剩下非常細微的吵豆聲(其實唱片剛買來很多就這樣了),而且音質很飽滿,果然以前長時間都是聽髒唱片的關係。
唱針上也不會卡任何的灰塵毛屑,重點是清洗的時間比想像中快,很不錯!